******建设局:
你单位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申报的通渭县背街小巷(城关村片区、西关村片区)排水防涝更新工程及******建设局关于通渭县背街小巷(城关村片区、西关村片区)排水防涝更新工程初步设计批复的请示》(通住建发〔2025〕183号)收悉。参照甘肃秋季******有限公司关于该项目初步设计的咨询评估报告(秋季米工咨发〔2025〕191号),原则同意通渭县背街小巷(城关村片区、西关村片区)排水防涝更新工程初步设计。现将有关事项批复如下:
一、项目名称:通渭县背街小巷(城关村片区、西关村片区)排水防涝更新工程
二、项目代码:2405-621121-04-01-105136
三、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局
四、项目建设地点:通渭县主城区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该项目拟对小西河金银花产业园片区排水主管、亿联桥头、生态避险搬迁安置点(河南村、宋堡村安置点)、温泉路(董家庄桥-西河桥)、温泉路(西城路十字至西河桥段)、秦嘉徐淑公园东侧排水管道共计6个片区的排水管网进行提升改造,共计改造排水管道21.76公里,其中:改造DN300-DN600雨水管7.80公里,管材为HDPE双壁波纹管及Ⅱ级钢筋混凝土管;改造DN300-DN500排水管13.96公里,管材为HDPE双壁波纹管及Ⅱ级钢筋混凝土管。
六、主要工程设计
(一)设计年限
该项目设计年限为2045年,设计基准年为2025年,设计水平年为2035年。
(二)设计标准
通渭县属于小城市,中心城区内涝防治标准为******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业建筑物的底层不进水;道路中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
(三)给排水工程
1.雨、污水排放体制
该工程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2.管材
该工程管径DN<500时,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环刚度SN8,主干道、次干道SN12.5);管径DN≥500时,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管,管道接口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
3.排水管道设计
(1)排水管网建设内容
该工程对城区内排水系统不完善的路段进行相应改造,管径不满足排水量需求的管道进行更换,对现状雨污合流系统进行分流改造。改造排水管13.96公里,管径DN300-DN500。
(2)排水管道现状及存在问题
小西河金银花产业园片区排水主管:现状DN300排水主管有破损情况,且未接入现状排水主管。
亿联桥头:现状DN300排水主管有破损情况。
生态避险搬迁安置点(河南村、宋堡村安置点):生态避险搬迁安置点现状未敷设排水管道。
温泉路(董家庄桥-西河桥):本段排水管网使用年限较长,管材老化,存在破损、渗漏等现象,影响了排水效果,现状排水管道管径不足,且管道破损。
温泉路(西城路十字至西河桥段):此段道路的现状排水管管径DN300,不满足排水量需求。
秦嘉徐淑公园东侧排水管道:住户无化粪池,巷道内DN200管道雨污合流,直排到山脚下,冬季管道冻结。
(3)解决措施
小西河金银花产业园片区排水主管:新建DN600排水主管,收集本片区排水后穿越河道沿陇川路路堤排入河道内现状排水主管。
亿联桥头:现状DN400排水管排至河道内现状排水管。
生态避险搬迁安置点(河南村、宋堡村安置点):对生态避险搬迁安置点(河南村、宋堡村安置点)排水管进行敷设,新建DN300排水管。
温泉路(董家庄桥-西河桥):拆除现状管道,敷设DN300-DN500排水管道。
温泉路(西城路十字至西河桥段):拆除现状管道,敷设DN300-DN600排水管道。
秦嘉徐淑公园东侧排水管道:敷设DN300排水管于挡墙后背填土。
(4)化粪池
化粪池专用于河南、宋堡两个避险安置点的给排水工程。化粪池清掏周期180天,污水停留时间12小时。地基处理:底板垫层下素土夯实,压实系数≥0.95。
(5)倒虹吸
倒虹吸管段管材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
4.雨水管道设计
(1)雨水管网建设内容
该工程改造雨水管7.80公里,管径DN300-DN600,管材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及Ⅱ级钢筋混凝土管。
(2)雨水管道现状及存在问题
生态避险搬迁安置点(河南村、宋堡村安置点):生态避险搬迁安置点现状未敷设排水管道。
温泉路(董家庄桥-西河桥):本段雨水管网使用年限较长,管材老化,存在破损、渗漏等现象,影响了排水效果。现状雨水管道管径不足,且管道破损。
(3)解决措施
生态避险搬迁安置点(河南村、宋堡村安置点):雨水采用明排的方式。
温泉路(董家庄桥-西河桥):拆除现状管道,敷设DN300-DN500排水管道,DN300-DN600雨水管道。
(四)排水廊道设计
温泉路(滨河西路-悦心书画城西侧段)由于雨水管网建成时间较长,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道,现状雨水管道存在排水管网老化、排水能力不足、道路东西两端高、中间低等诸多问题。******居民的生活质量。该工程将此段设计为排洪通道(共958米),进行竖向调整,使排水通过通道排入西侧滨河路的市政管网。
1.排水廊道平面设计
该工程改造路段道路平面线形与老路保持一致,该段排水廊道均为直线。
2.排水廊道纵断面设计
改造路段道路标高与现状标高基本一致,部分路段对现状竖向进行调整,调整后最大纵坡为2.5%,最小纵坡为0.3%。
3.排水廊道横断面设计
改造路段道路横断面与现状横断面保持基本一致,具体布置为:4.5米(人行道) 10米(车行道) 5米(绿化带) 10米(车行道) 4.5米(人行道)=34米。
4.排水廊道路基设计
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良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泥炭、淤泥强膨胀土、有机土及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车行道路床顶面回弹模量主干路不小于30MPa。
5.排水廊道结构设计
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为4cm,粘层沥青为乳化沥青(0.5L/㎡),粗粒式沥青混合料(AC-25)为7cm,透层沥青(0.9L/㎡),5%水泥稳定碎石20cm,3.5%水泥稳定碎石20cm,水泥石灰稳定砂砾土(4:10:40:46)为20cm,原土夯实,土基回弹模量不小于30MPa。路面结构总厚度71cm。
(五)结构设计
1.设计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1.0,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管道基础处理后的承载力≥120kPa,管道结构设计工作年限50年,设计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当地基本风压0.3kN/㎡,基本雪压0.15kN/㎡(50年一遇),人群荷载3.5kN/㎡,检查井顶板活荷载5kN/㎡。覆土荷载为填土天然重度常规取值20kN/m3,饱和重度取21kN/m3。地面堆载按15kN/㎡取值,组合值系数0.90。车辆荷载为车辆荷载取10.8kN/m。
2.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4条要求施工,管道基础处理后的承载力不小于120kPa,沟槽在填方或沟槽超挖段,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密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符合要求的原土、砂砾石、砂性土等。
化粪池地基处理:挖除化粪池基础范围内的湿陷性黄土层,换填级配砂石、灰土等稳定性强的材料,分层夯实至压实系数符合要求,厚度80cm,以此阻断水分侵入,避免地基湿陷。化粪池周边设置排水沟和隔水层,避免雨水、污水下渗引发地基二次湿陷,进一步保障地基长期稳定。
管线埋深:场地标准冻土层深度0.98m,该工程排水管道敷设于冻土层下。该工程沟槽超挖部分需用级配砂石回填,严禁原土回填;扰动深度≤100mm时填砂石,≤300mm时填块石并找平。
3.管道基础
HDPE双壁波纹管管道基础采用中粗砂基础;Ⅱ级钢筋混凝土管道采用混凝土基础,管道接口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
(六)路面破复工程
1.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
该工程改造路段道路平面线形与老路保持一致;改造路段道路标高与现状标高保持基本一致,并满足管线布设要求;改造路段道路横断面与现状横断面保持基本一致。
2.路基设计
该工程道路翻挖恢复基本保持纵断面不变,因此一般路段路基不作特殊设计,道路恢复不应低于原设计标准。
3.路面设计
(1)车行道翻挖新建路面结构
主干路路面结构: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4cm,粘层沥青为乳化沥青(0.5L/㎡),粗粒式沥青混合料(AC-25)7cm,透层沥青(0.9L/㎡),5%水泥稳定碎石20cm,3.5%水泥稳定碎石20cm,水泥石灰稳定砂砾土(4:10:40:46)为20cm,原土夯实,土基回弹模量不小于30MPa。路面结构总厚度71cm。
巷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C30水泥混凝土路面18cm,3:7灰土30cm,路面结构层总厚48cm。
路面水泥混凝土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进行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小于4.5Mpa,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
(2)非机动车道翻挖新建路面结构
非机动车道翻挖新建路面结构与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保持一致。
七、项目概算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工程概算总投资6819.0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6019.6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74.72万元、基本预备费324.72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超长期国债、省市补助资金、地方自筹资金等多渠道筹措解决。资金未落实前不得开工建设。
八、项目建设年限:2026年
九、审批项目的相关文件主要有:******资源局2025年5月27日出具的《关于通渭县背街小巷(城关村片区、西关村片区)排水防涝更新工程无需办理规划许可证的函》(通自然资源函〔2025〕141号)。
接文后,请设计单位严格按照审查中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设计,优化平面功能,做好施工图设计,确保设计质量。请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办理相关手续,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此复
******改革局
2025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