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机电设备采购平台!
首页 >

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招标公告

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招标公告

  • 收藏
  • 打印
  • 字小
  • 字大+
信息时间:
2025-04-03
招标文件下载
我要报名
公告信息
 
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招标公告

撰写单位: ******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4-03

   项目概况

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招标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线上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4月25日 09时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JH25-210000-07483 项目名称: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 包组编号:001 预算金额(元):****** 最高限价(元):****** 采购需求:查看

2025年度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控制测量、滩涂机载激光点云数据获取、采集数据处理、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数字水深模型生产、成果质量检查、成果汇交、入库等,同时需提供各类原始观测资料、成果数据、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

01包: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瓦房店)

★一、项目面积和地点: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或无人机载激光雷达设备及单波束测深仪获取点云及水深数据,制作测区海岸线至0米等深线滩涂区域2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0米至10米等深线区域10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水深模型数据(DBM),完成上述成果的与陆域DEM融合接边,建立陆海一体的DEM,测区位于大连市海域,北接营口海域,沿海岸线向南侧延伸,范围从海岸线向海内测至10米等深线处,如不足2公里需延伸至2公里;陆域范围从海岸线向陆地延伸到第一条主干道,如无主干道则测至200米处,总面积约为689平方千米。

★二、作业依据:

国家标准:

(1)GB 12327-2022 《海道测量规范》

(2)GB 35650-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基本技术规定》

(3)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4)GB/T2260-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5)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6)GB/T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7)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8)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9)GB/T 24356-202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10)GB/T 39608-202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元数据》

(11)GB/T17424-2019《差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DGNSS)技术要求》

(12)GB/T 39616-2020《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

行业标准:

(1)CH/T 7001-1999《1:5000、1:10000、1:25000》海岸带地形图测绘规范》

(2)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3)CH 1016-2008《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

(4)CH/T 9012-201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5)CH/T 8024-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

(6)CH/T 8023-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7)CH/T 9008.2-2010《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字高程模型》

(8)CH/T 9020.2-20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二部分:数字高程模型》

(9)CH/Z 9026-201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数字水深模型》

(10)CH/T7002-2018《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程》

其他文件:

(1)《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2025年)》自然资源部

(2)《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成果质量核验方案(2023-2025年)》自然资源部

(3)《实景三维辽宁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辽宁省自然资源厅)

(4)《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

(5)《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补充规定》

三、数学基础

(1)大地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深度基准:理论深度基准面(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4)时间基准:GNSS观测采用GNSS时间,其他均采用北京时间;

(5)平面坐标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投影面为CGCS2000椭球面,3度分带;本项目位于40、41带。

★四、产品模式及规格

分幅编号:

2米格网DEM:

1:10000比例尺分幅;

10米格网DEM、DBM:

1:10000比例尺分幅。

以上按照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

数据格式:

(1)原始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用LAS格式存储。

(2)矢量水深测量成果数据:采用SHP格式。

(3)数字高程模型(DEM)点云类:采用LAS格式存储。

(4)数字高程模型(DEM)格网类: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

(5)数字水深模型(DBM)格网类: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

(6)元数据成果:采用MDB格式存储。

五、提交成果

1.控制成果;

2.航摄飞行原始数据;

3.经处理后的点云数据成果;

4.原始水深观测数据成果;

5.矢量水深测量成果数据;

6.2m格网DEM成果;

7.10m格网DBM成果、DEM成果;

8.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解算成果;

9.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工作报告、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

10.按项目设计书及补充规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成果。

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项目预算金额2096.00万元(其中:2025年执行966.00万元、2026年执行1130.00万元),本项目需两年执行,由于项目不可拆分,所以进行提前采购一次招标完成.

001包预算金额:3,590,000.00元(2025年执行165.14万元,2026年执行193.86万元);


合同履行期限:中标人应在签订合同后十五日内完成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制。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项目数据生产工作;2025年10月30日前,完成数据成果质量检查。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项目验收。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发展、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创新产品和服务等政府采购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2 预算金额(元):****** 最高限价(元):****** 采购需求:查看

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甘井子-金普渤海)

★一、项目面积和地点:利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或无人机载激光雷达设备及单波束测深仪获取点云数据及水深数据,制作测区海岸线至0米等深线滩涂区域2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0米至10米等深线区域10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水深模型(DBM)数据,并完成DEM与陆域DEM融合接边,建立陆海一体的DEM,测区位于大连市海域,主要位于金普新区和甘井子区的渤海海域,范围从海岸线向海内测至10米等深线处,如不足2公里需延伸至2公里;陆域范围从海岸线向陆地延伸到第一条主干道,如无主干道则测至200米处,总面积约为684平方千米。
★二、作业依据:国家标准:(1)GB 12327-2022 《海道测量规范》(2)GB 35650-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基本技术规定》(3)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4)GB/T2260-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5)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6)GB/T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7)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8)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9)GB/T 24356-202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10)GB/T 39608-202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元数据》(11)GB/T17424-2019《差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DGNSS)技术要求》(12)GB/T 39616-2020《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行业标准:(1)CH/T 7001-1999《1:5000、1:10000、1:25000》海岸带地形图测绘规范》(2)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3)CH 1016-2008《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4)CH/T 9012-201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5)CH/T 8024-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6)CH/T 8023-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7)CH/T 9008.2-2010《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字高程模型》(8)CH/T 9020.2-20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二部分:数字高程模型》(9)CH/Z 9026-201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数字水深模型》(10)CH/T7002-2018《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程》其他文件:(1)《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2025年)》自然资源部(2)《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成果质量核验方案(2023-2025年)》自然资源部(3)《实景三维辽宁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辽宁省自然资源厅)(4)《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5)《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补充规定》
★三、数学基础(1)大地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3)深度基准:理论深度基准面(当地理论最低潮面);(4)时间基准:GNSS观测采用GNSS时间,其他均采用北京时间;(5)平面坐标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投影面为CGCS2000椭球面,3度分带;本项目共有40、41两个分带
★四、产品模式及规格分幅编号:2米格网DEM:1:10000比例尺分幅;10米格网DEM、DBM:1:10000比例尺分幅。以上按照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数据格式:(1)原始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用LAS格式存储。(2)矢量水深测量成果数据:采用SHP格式。(3)数字高程模型(DEM)点云类:采用LAS格式存储。(4)数字高程模型(DEM)格网类: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5)数字水深模型(DBM)格网类: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6)元数据成果:采用MDB格式存储。
★五、提交成果1.控制成果;2.航摄飞行原始数据;3.经处理后的点云数据成果;4.原始水深观测数据成果;5.矢量水深测量成果数据;6.2m格网DEM成果;7.10m格网DBM成果、DEM成果;8.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解算成果;9.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工作报告、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10.项目设计书及补充规定要求的其他成果。
★六、项目内容2025年度辽宁省近岸海域水下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验潮站布设、水位观测、控制测量、滩涂激光点云数据获取、水深测量、采集数据处理、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数字水深模型生产、陆海一体DEM融合、成果质量检查、元数据制作、成果汇交、入库等,同时需提供各类原始观测资料、成果数据以及相应的技术报告、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
★七、总体要求承担单位需组建一支人员结构稳固、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作业团队。在项目开展作业前,应针对项目要求及测区具体情况编写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报采购人审批后实施,明确技术路线、项目成果等,在此基础上应开展技术培训,让项目成员全面了解项目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及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等。项目负责人应准确把握项目进度,做到进度工期计划科学合理、有效掌控,应急措施保障有力、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质量负责人应全面把关过程质量、成果质量,确保质检措施落实到位,严格按照相关质量目标要求进行检查与控制,确保项目成果质量达到目标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正确指导项目生产,及时汇总技术问题、整理项目过程资料,不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总结,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项目技术设计书要求完成本项目。控制测量辽宁省LNCORS系统覆盖辽宁省全域,精度可靠,可大大降低控制测量的作业难度及生产成本,提升作业效率,因此,本项目统一采用LNCORS系统的网络RTK方式进行控制测量,得到控制点的平面及大地高成果,大地高成果通过辽宁省似大地水准面差值软件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控制点的1985高程值。只有在个别地方控制点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须布设不低于E级GNSS控制网,标石埋设需符合规范要求。使用B、C 级GNSS点以及一、二等水准点起算时需使用最新基准成果,E级GNSS控制网点高程控制采用不低于四等以上精度施测。验潮站布设和水位观测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及辽宁省沿海已有长期、短期验潮站的情况,以及相邻潮位站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最大潮高差不大于1m,最大潮时差不大于2h,潮汐性质基本相同等基本要求,科学合理布设临时验潮站,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基于码头、海岛、风机布设验潮站,以获取测区潮位数据、平均海面、1985国家高程基准及理论深度基准面间的关系,近岸验潮站水准点和验潮站水尺零点应采用水准联测的方法确定其高程,按照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按照水位观测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临时验潮站需形成连续1个月以上的水位观测数据,验潮站水准点高程精度指标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潮位观测误差不大于5cm。水下地形外业测量和数据处理结合相关技术规范,以船载单波束声速仪测量为主、辅以无人机LiDAR测量等技术手段,完成海岸线至0米线、0米线至10米等深线水深数据,确保测量区域数据全覆盖。可采用船载测深系统施测,基于LNCORS的进行定位测量,对于没有LNCORS信号区域则可采用无线电信标差分(RBN/DGPS)及采用布设GNSS控制网的网络RTK技术方式定位,使用单波束测深仪获取水深数据,对于常规水下地形测量无法施测的养殖或其他难以到达的水域,亦可以采用无人船等方式按照相应测量比例尺采集水深数据。主测深线方向宜垂直于等深线的总方向,海岸线至0m等深线部分区域按20m测线间距进行水下地形测量;0m等深线至10m等深线区域按100m测线间距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水深变化较大测区海域如岛礁、深水航道、码头周边等根据实际情况加密布设测深线;大面积平坦区域主测深线间隔可以放宽至图上2厘米,但需征得项目组同意,测线间测点间距原则上不大于图上1cm。检查线原则上与主测线正交,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平坦处,能普遍检查主测线。检查线测点间距为图上5mm,总长度不小于主测深线总长度的5%。采用船载测深系统施测时,精度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a.平面精度:海岸线至0m等深线区域测深点平面点位中误差不大于±2m;0m等深线至10m等深线区域测深点平面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m;b.深度测量精度:当深度H≤20m时,测深点深度中误差≤±0.2m。c.主测线测点与检查线测点在图上1mm范围内比对结果,水深范围在0~20m间,限差为0.5m,超限的点数不得超过参加比对总点数的10%。海岸线至0米线间的浅滩区域可采用无人机LiDAR、人工测点等方式施测,航飞点云数据获取可选择在每天的最低潮前后一小时进行,保证获取的地面点数据能够与水深测量数据无缝衔接,航线旁向重叠设计应达到20%;结合测区地势、反射率、飞机飞行速度、设备性能,对于内部存在较高建(构)筑物的测区可设计航高不低于250m,其他测区可设计航高不低于130m,根据CH/T8024-2011点云密度要求,成果点云密度不得低于1点/平方米。采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或无人机LiDAR施测时,LiDAR点云数据高程精度应采用野外控制点数据进行检核,高程中误差应≤0.25米。在外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按要求完成项目水下地形测量的数据预处理,形成测区水下地形点大地高三维坐标数据成果。配合采购单位在成果基准转换的基础上确定0m等深线和10m等深线实际位置,必要时开展补充测量,保障任务区域海岸线至10m等深线范围内数据成果完整。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海岸线至0m等深线滩涂区域DEM生产采用2m格网,数据来源于机载LiDAR地面点云数据和船载测深仪获取的水深点数据。0m等深线线至10m等深线区域DEM生产采用10m格网,主要由船载测深数据生成。(1)LiDAR点云数据生产DEM1)利用经过分类后的地面点云作为地形特征点进行构建TIN模型;2)按照规定的格网间距采样,内插生成格网DEM;3)为保证地形连续和DEM数据完整,在点云基础上适当添加坡、坎等特征线参与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2)船载实测水深数据生产DEM1)利用实测水深点作为地形特征点构建TIN模型;2)分别按照2m×2m和10m×10m网格间距采样分别内插生成DEM。(3)数据接边、融合及成果1)不同数据接边时,通过查看剖面图,检查相邻DEM模型重叠带内同名格网点的高程差异,若高程较差大于2倍DEM高程中误差,则视为超限,分别返回各DEM模型,对超限处进行接边修正;2)LiDAR点云DEM和船载测深DEM镶嵌接边时,交叉点格网高程值融合方法可选取平均值,使地形平滑过渡;3)存储DEM数据时,应确定定位参考点的栅格坐标及其高斯投影平面坐标,以及格网间距、行数、列数等信息。数字水深模型(DBM)制作0m等深线线至10m等深线区域需要制作数字水深模型(DBM),数据格网间距为10m,深度基准为当地理论最低潮面。DBM生产数据源主要为船载测深1:10000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成果。根据海域水下地形变化的特点,选用能够真实反映地形变化趋势的内插方法,利用选取的水深点进行内插建模,未纳入水深模型构建的特征点作为单独的文件保存。元数据制作根据项目设计书及补充规定要求执行,DEM元数据内容包括成果数据基本信息、数据源情况、参考资料情况、数据采集情况、数据整理与编辑情况、质量检查情况、成果验收情况、成果总体精度情况等。DBM元数据内容包括成果数据基本信息、数学基础、质量评价等。成果汇交各作业承担单位在完成数据接边、成果验收后,需要在按照工期节点完成成果数据汇交,主要包括:数据成果:覆盖测区海域海岸线至0m等深线、0m等深线至10米等深线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覆盖测区海域0m等深线至10m等深线的数字水深模型(DBM),格网间距10m;原始水深观测数据成果;原始LIDAR记录数据;文档成果: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报告、质检报告、航摄文档资料等。

002包预算金额:3,570,000.00元(2025年执行164.22万元,2026年执行192.78万元);

详见招标文件服务需求响应表及服务需求

合同履行期限:中标人应在签订合同后十五日内完成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制。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项目数据生产工作;2025年10月30日前,完成数据成果质量检查。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项目验收。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落实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物业公司等的政府采购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3 预算金额(元):****** 最高限价(元):****** 采购需求:查看

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普兰店-旅顺)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或无人机载激光雷达设备及单波束测深仪获取点云数据及水深数据,制作测区海岸线至0米等深线滩涂区域2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0米至10米等深线区域10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水深模型(DBM)数据,并完成DEM与陆域DEM融合接边,建立陆海一体的DEM,测区位于大连市海域,主要位于普兰店区和旅顺区海域,范围从海岸线向海内测至10米等深线处,如不足2公里需延伸至2公里;陆域范围从海岸线向陆地延伸到第一条主干道,如无主干道则测至200米处,总面积约为682平方千米。
★二、作业依据:国家标准:(1)GB 12327-2022 《海道测量规范》(2)GB 35650-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基本技术规定》(3)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4)GB/T2260-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5)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6)GB/T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7)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8)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9)GB/T 24356-202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10)GB/T 39608-202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元数据》(11)GB/T17424-2019《差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DGNSS)技术要求》(12)GB/T 39616-2020《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行业标准:(1)CH/T 7001-1999《1:5000、1:10000、1:25000》海岸带地形图测绘规范》(2)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3)CH 1016-2008《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4)CH/T 9012-201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5)CH/T 8024-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6)CH/T 8023-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7)CH/T 9008.2-2010《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字高程模型》(8)CH/T 9020.2-20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二部分:数字高程模型》(9)CH/Z 9026-201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数字水深模型》(10)CH/T7002-2018《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程》其他文件:(1)《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2025年)》自然资源部(2)《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成果质量核验方案(2023-2025年)》自然资源部(3)《实景三维辽宁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辽宁省自然资源厅)(4)《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5)《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补充规定》
★三、数学基础1)大地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3)深度基准:理论深度基准面(当地理论最低潮面);(4)时间基准:GNSS观测采用GNSS时间,其他均采用北京时间;(5)平面坐标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投影面为CGCS2000椭球面,3度分带;本项目共有40、41两个分带。
★四、产品模式及规格分幅编号:2米格网DEM:1:10000比例尺分幅;10米格网DEM、DBM:1:10000比例尺分幅。以上按照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数据格式:(1)原始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用LAS格式存储。(2)矢量水深测量成果数据:采用SHP格式。(3)数字高程模型(DEM)点云类:采用LAS格式存储。(4)数字高程模型(DEM)格网类: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5)数字水深模型(DBM)格网类: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6)元数据成果:采用MDB格式存储。
★五、提交成果1.控制成果;2.航摄飞行原始数据;3.经处理后的点云数据成果;4.原始水深观测数据成果;5.矢量水深测量成果数据;6.2m格网DEM成果;7.10m格网DBM成果、DEM成果;8.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解算成果;9.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工作报告、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10.项目设计书及补充规定要求的其他成果。
★六、项目内容2025年度辽宁省近岸海域水下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验潮站布设、水位观测、控制测量、滩涂激光点云数据获取、水深测量、采集数据处理、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数字水深模型生产、陆海一体DEM融合、成果质量检查、元数据制作、成果汇交、入库等,同时需提供各类原始观测资料、成果数据以及相应的技术报告、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
★七、总体要求承担单位需组建一支人员结构稳固、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作业团队。在项目开展作业前,应针对项目要求及测区具体情况编写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报采购人审批后实施,明确技术路线、项目成果等,在此基础上应开展技术培训,让项目成员全面了解项目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及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等。项目负责人应准确把握项目进度,做到进度工期计划科学合理、有效掌控,应急措施保障有力、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质量负责人应全面把关过程质量、成果质量,确保质检措施落实到位,严格按照相关质量目标要求进行检查与控制,确保项目成果质量达到目标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正确指导项目生产,及时汇总技术问题、整理项目过程资料,不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总结,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项目技术设计书要求完成本项目。控制测量辽宁省LNCORS系统覆盖辽宁省全域,精度可靠,可大大降低控制测量的作业难度及生产成本,提升作业效率,因此,本项目统一采用LNCORS系统的网络RTK方式进行控制测量,得到控制点的平面及大地高成果,大地高成果通过辽宁省似大地水准面差值软件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控制点的1985高程值。只有在个别地方控制点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须布设不低于E级GNSS控制网,标石埋设需符合规范要求。使用B、C 级GNSS点以及一、二等水准点起算时需使用最新基准成果,E级GNSS控制网点高程控制采用不低于四等以上精度施测。验潮站布设和水位观测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及辽宁省沿海已有长期、短期验潮站的情况,以及相邻潮位站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最大潮高差不大于1m,最大潮时差不大于2h,潮汐性质基本相同等基本要求,科学合理布设临时验潮站,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基于码头、海岛、风机布设验潮站,以获取测区潮位数据、平均海面、1985国家高程基准及理论深度基准面间的关系,近岸验潮站水准点和验潮站水尺零点应采用水准联测的方法确定其高程,按照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按照水位观测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临时验潮站需形成连续1个月以上的水位观测数据,验潮站水准点高程精度指标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潮位观测误差不大于5cm。水下地形外业测量和数据处理结合相关技术规范,以船载单波束声速仪测量为主、辅以无人机LiDAR测量等技术手段,完成海岸线至0米线、0米线至10米等深线水深数据,确保测量区域数据全覆盖。可采用船载测深系统施测,基于LNCORS的进行定位测量,对于没有LNCORS信号区域则可采用无线电信标差分(RBN/DGPS)及采用布设GNSS控制网的网络RTK技术方式定位,使用单波束测深仪获取水深数据,对于常规水下地形测量无法施测的养殖或其他难以到达的水域,亦可以采用无人船等方式按照相应测量比例尺采集水深数据。主测深线方向宜垂直于等深线的总方向,海岸线至0m等深线部分区域按20m测线间距进行水下地形测量;0m等深线至10m等深线区域按100m测线间距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水深变化较大测区海域如岛礁、深水航道、码头周边等根据实际情况加密布设测深线;大面积平坦区域主测深线间隔可以放宽至图上2厘米,但需征得项目组同意,测线间测点间距原则上不大于图上1cm。检查线原则上与主测线正交,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平坦处,能普遍检查主测线。检查线测点间距为图上5mm,总长度不小于主测深线总长度的5%。采用船载测深系统施测时,精度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a.平面精度:海岸线至0m等深线区域测深点平面点位中误差不大于±2m;0m等深线至10m等深线区域测深点平面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m;b.深度测量精度:当深度H≤20m时,测深点深度中误差≤±0.2m。c.主测线测点与检查线测点在图上1mm范围内比对结果,水深范围在0~20m间,限差为0.5m,超限的点数不得超过参加比对总点数的10%。海岸线至0米线间的浅滩区域可采用无人机LiDAR、人工测点等方式施测,航飞数据获取可选择在每天的最低潮前后一小时进行,保证获取的地面点数据能够与水深测量数据无缝衔接,航线旁向重叠设计应达到20%;结合测区地势、反射率、飞机飞行速度、设备性能,对于内部存在较高建(构)筑物的测区可设计航高不低于250m,其他测区可设计航高不低于130m,根据CH/T8024-2011点云密度要求,成果点云密度不得低于1点/平方米。采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或无人机LiDAR施测时,LiDAR点云数据高程精度应采用野外控制点数据进行检核,高程中误差应≤0.25米。在外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按要求完成项目水下地形测量的数据预处理,形成测区水下地形点大地高三维坐标数据成果。配合采购单位在成果基准转换的基础上确定0m等深线和10m等深线实际位置,必要时开展补充测量,保障任务区域海岸线至10m等深线范围内数据成果完整。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海岸线至0m等深线滩涂区域DEM生产采用2m格网,数据来源于机载LiDAR地面点云数据和船载测深仪获取的水深点数据。0m等深线线至10m等深线区域DEM生产采用10m格网,主要由船载测深数据生成。(1)LiDAR点云数据生产DEM1)利用经过分类后的地面点云作为地形特征点进行构建TIN模型;2)按照规定的格网间距采样,内插生成格网DEM;3)为保证地形连续和DEM数据完整,在点云基础上适当添加坡、坎等特征线参与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2)船载实测水深数据生产DEM1)利用实测水深点作为地形特征点构建TIN模型;2)分别按照2m×2m和10m×10m网格间距采样分别内插生成DEM。(3)数据接边、融合及成果1)不同数据接边时,通过查看剖面图,检查相邻DEM模型重叠带内同名格网点的高程差异,若高程较差大于2倍DEM高程中误差,则视为超限,分别返回各DEM模型,对超限处进行接边修正;2)LiDAR点云DEM和船载测深DEM镶嵌接边时,交叉点格网高程值融合方法可选取平均值,使地形平滑过渡;3)存储DEM数据时,应确定定位参考点的栅格坐标及其高斯投影平面坐标,以及格网间距、行数、列数等信息。数字水深模型(DBM)制作0m等深线线至10m等深线区域需要制作数字水深模型(DBM),数据格网间距为10m,深度基准为当地理论最低潮面。DBM生产数据源主要为船载测深1:10000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成果。根据海域水下地形变化的特点,选用能够真实反映地形变化趋势的内插方法,利用选取的水深点进行内插建模,未纳入水深模型构建的特征点作为单独的文件保存。元数据制作根据项目设计书及补充规定要求执行,DEM元数据内容包括成果数据基本信息、数据源情况、参考资料情况、数据采集情况、数据整理与编辑情况、质量检查情况、成果验收情况、成果总体精度情况等。DBM元数据内容包括成果数据基本信息、数学基础、质量评价等。成果汇交各作业承担单位在完成数据接边、成果验收后,需要在按照工期节点完成成果数据汇交,主要包括:数据成果:覆盖测区海域海岸线至0m等深线、0m等深线至10米等深线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覆盖测区海域0m等深线至10m等深线的数字水深模型(DBM),格网间距10m;原始水深观测数据成果;原始LIDAR记录数据;文档成果: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报告、质检报告、航摄文档资料等。

003包预算金额:3,600,000.00元(2025年执行165.6万元,2026年执行194.4万元);

合同履行期限:中标人应在签订合同后十五日内完成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制。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项目数据生产工作;2025年10月30日前,完成数据成果质量检查。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项目验收。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落实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物业公司等的政府采购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4 预算金额(元):****** 最高限价(元):****** 采购需求:查看

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庄河中-普兰店)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或无人机载激光雷达设备及单波束测深仪获取点云数据及水深数据,制作测区海岸线至0米等深线滩涂区域2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0米至10米等深线区域10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水深模型(DBM)数据,并完成DEM与陆域DEM融合接边,建立陆海一体的DEM,测区位于大连市海域,主要位于普兰店区和旅顺区海域,范围从海岸线向海内测至10米等深线处,如不足2公里需延伸至2公里;陆域范围从海岸线向陆地延伸到第一条主干道,如无主干道则测至200米处,总面积约为682平方千米。
★二、作业依据:国家标准:(1)GB 12327-2022 《海道测量规范》(2)GB 35650-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基本技术规定》(3)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4)GB/T2260-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5)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6)GB/T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7)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8)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9)GB/T 24356-202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10)GB/T 39608-202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元数据》(11)GB/T17424-2019《差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DGNSS)技术要求》(12)GB/T 39616-2020《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行业标准:(1)CH/T 7001-1999《1:5000、1:10000、1:25000》海岸带地形图测绘规范》(2)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3)CH 1016-2008《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4)CH/T 9012-201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5)CH/T 8024-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6)CH/T 8023-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7)CH/T 9008.2-2010《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字高程模型》(8)CH/T 9020.2-20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二部分:数字高程模型》(9)CH/Z 9026-201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数字水深模型》(10)CH/T7002-2018《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程》其他文件:(1)《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2025年)》自然资源部(2)《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成果质量核验方案(2023-2025年)》自然资源部(3)《实景三维辽宁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辽宁省自然资源厅)(4)《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5)《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补充规定》
★三、数学基础1)大地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3)深度基准:理论深度基准面(当地理论最低潮面);(4)时间基准:GNSS观测采用GNSS时间,其他均采用北京时间;(5)平面坐标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投影面为CGCS2000椭球面,3度分带;本项目共有40、41两个分带。
★四、产品模式及规格分幅编号:2米格网DEM:1:10000比例尺分幅;10米格网DEM、DBM:1:10000比例尺分幅。以上按照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数据格式:(1)原始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用LAS格式存储。(2)矢量水深测量成果数据:采用SHP格式。(3)数字高程模型(DEM)点云类:采用LAS格式存储。(4)数字高程模型(DEM)格网类: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5)数字水深模型(DBM)格网类: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6)元数据成果:采用MDB格式存储。
★五、提交成果1.控制成果;2.航摄飞行原始数据;3.经处理后的点云数据成果;4.原始水深观测数据成果;5.矢量水深测量成果数据;6.2m格网DEM成果;7.10m格网DBM成果、DEM成果;8.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解算成果;9.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工作报告、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10.项目设计书及补充规定要求的其他成果。
★六、项目内容2025年度辽宁省近岸海域水下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验潮站布设、水位观测、控制测量、滩涂激光点云数据获取、水深测量、采集数据处理、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数字水深模型生产、陆海一体DEM融合、成果质量检查、元数据制作、成果汇交、入库等,同时需提供各类原始观测资料、成果数据以及相应的技术报告、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
★七、总体要求承担单位需组建一支人员结构稳固、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作业团队。在项目开展作业前,应针对项目要求及测区具体情况编写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报采购人审批后实施,明确技术路线、项目成果等,在此基础上应开展技术培训,让项目成员全面了解项目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及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等。项目负责人应准确把握项目进度,做到进度工期计划科学合理、有效掌控,应急措施保障有力、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质量负责人应全面把关过程质量、成果质量,确保质检措施落实到位,严格按照相关质量目标要求进行检查与控制,确保项目成果质量达到目标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正确指导项目生产,及时汇总技术问题、整理项目过程资料,不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总结,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项目技术设计书要求完成本项目。控制测量辽宁省LNCORS系统覆盖辽宁省全域,精度可靠,可大大降低控制测量的作业难度及生产成本,提升作业效率,因此,本项目统一采用LNCORS系统的网络RTK方式进行控制测量,得到控制点的平面及大地高成果,大地高成果通过辽宁省似大地水准面差值软件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控制点的1985高程值。只有在个别地方控制点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须布设不低于E级GNSS控制网,标石埋设需符合规范要求。使用B、C 级GNSS点以及一、二等水准点起算时需使用最新基准成果,E级GNSS控制网点高程控制采用不低于四等以上精度施测。验潮站布设和水位观测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及辽宁省沿海已有长期、短期验潮站的情况,以及相邻潮位站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最大潮高差不大于1m,最大潮时差不大于2h,潮汐性质基本相同等基本要求,科学合理布设临时验潮站,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基于码头、海岛、风机布设验潮站,以获取测区潮位数据、平均海面、1985国家高程基准及理论深度基准面间的关系,近岸验潮站水准点和验潮站水尺零点应采用水准联测的方法确定其高程,按照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按照水位观测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临时验潮站需形成连续1个月以上的水位观测数据,验潮站水准点高程精度指标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潮位观测误差不大于5cm。水下地形外业测量和数据处理结合相关技术规范,以船载单波束声速仪测量为主、辅以无人机LiDAR测量等技术手段,完成海岸线至0米线、0米线至10米等深线水深数据,确保测量区域数据全覆盖。可采用船载测深系统施测,基于LNCORS的进行定位测量,对于没有LNCORS信号区域则可采用无线电信标差分(RBN/DGPS)及采用布设GNSS控制网的网络RTK技术方式定位,使用单波束测深仪获取水深数据,对于常规水下地形测量无法施测的养殖或其他难以到达的水域,亦可以采用无人船等方式按照相应测量比例尺采集水深数据。主测深线方向宜垂直于等深线的总方向,海岸线至0m等深线部分区域按20m测线间距进行水下地形测量;0m等深线至10m等深线区域按100m测线间距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水深变化较大测区海域如岛礁、深水航道、码头周边等根据实际情况加密布设测深线;大面积平坦区域主测深线间隔可以放宽至图上2厘米,但需征得项目组同意,测线间测点间距原则上不大于图上1cm。检查线原则上与主测线正交,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平坦处,能普遍检查主测线。检查线测点间距为图上5mm,总长度不小于主测深线总长度的5%。采用船载测深系统施测时,精度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a.平面精度:海岸线至0m等深线区域测深点平面点位中误差不大于±2m;0m等深线至10m等深线区域测深点平面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m;b.深度测量精度:当深度H≤20m时,测深点深度中误差≤±0.2m。c.主测线测点与检查线测点在图上1mm范围内比对结果,水深范围在0~20m间,限差为0.5m,超限的点数不得超过参加比对总点数的10%。海岸线至0米线间的浅滩区域可采用无人机LiDAR、人工测点等方式施测,航飞数据获取可选择在每天的最低潮前后一小时进行,保证获取的地面点数据能够与水深测量数据无缝衔接,航线旁向重叠设计应达到20%;结合测区地势、反射率、飞机飞行速度、设备性能,对于内部存在较高建(构)筑物的测区可设计航高不低于250m,其他测区可设计航高不低于130m,根据CH/T8024-2011点云密度要求,成果点云密度不得低于1点/平方米。采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或无人机LiDAR施测时,LiDAR点云数据高程精度应采用野外控制点数据进行检核,高程中误差应≤0.25米。在外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按要求完成项目水下地形测量的数据预处理,形成测区水下地形点大地高三维坐标数据成果。配合采购单位在成果基准转换的基础上确定0m等深线和10m等深线实际位置,必要时开展补充测量,保障任务区域海岸线至10m等深线范围内数据成果完整。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海岸线至0m等深线滩涂区域DEM生产采用2m格网,数据来源于机载LiDAR地面点云数据和船载测深仪获取的水深点数据。0m等深线线至10m等深线区域DEM生产采用10m格网,主要由船载测深数据生成。(1)LiDAR点云数据生产DEM1)利用经过分类后的地面点云作为地形特征点进行构建TIN模型;2)按照规定的格网间距采样,内插生成格网DEM;3)为保证地形连续和DEM数据完整,在点云基础上适当添加坡、坎等特征线参与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2)船载实测水深数据生产DEM1)利用实测水深点作为地形特征点构建TIN模型;2)分别按照2m×2m和10m×10m网格间距采样分别内插生成DEM。(3)数据接边、融合及成果1)不同数据接边时,通过查看剖面图,检查相邻DEM模型重叠带内同名格网点的高程差异,若高程较差大于2倍DEM高程中误差,则视为超限,分别返回各DEM模型,对超限处进行接边修正;2)LiDAR点云DEM和船载测深DEM镶嵌接边时,交叉点格网高程值融合方法可选取平均值,使地形平滑过渡;3)存储DEM数据时,应确定定位参考点的栅格坐标及其高斯投影平面坐标,以及格网间距、行数、列数等信息。数字水深模型(DBM)制作0m等深线线至10m等深线区域需要制作数字水深模型(DBM),数据格网间距为10m,深度基准为当地理论最低潮面。DBM生产数据源主要为船载测深1:10000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成果。根据海域水下地形变化的特点,选用能够真实反映地形变化趋势的内插方法,利用选取的水深点进行内插建模,未纳入水深模型构建的特征点作为单独的文件保存。元数据制作根据项目设计书及补充规定要求执行,DEM元数据内容包括成果数据基本信息、数据源情况、参考资料情况、数据采集情况、数据整理与编辑情况、质量检查情况、成果验收情况、成果总体精度情况等。DBM元数据内容包括成果数据基本信息、数学基础、质量评价等。成果汇交各作业承担单位在完成数据接边、成果验收后,需要在按照工期节点完成成果数据汇交,主要包括:数据成果:覆盖测区海域海岸线至0m等深线、0m等深线至10米等深线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覆盖测区海域0m等深线至10m等深线的数字水深模型(DBM),格网间距10m;原始水深观测数据成果;原始LIDAR记录数据;文档成果: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报告、质检报告、航摄文档资料等。

004包预算金额:3,340,000.00元(2025年执行153.64万元,2026年执行180.36万元);

合同履行期限:中标人应在签订合同后十五日内完成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制。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项目数据生产工作;2025年10月30日前,完成数据成果质量检查。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项目验收。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发展、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创新产品和服务等政府采购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5 预算金额(元):****** 最高限价(元):****** 采购需求:查看

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丹东西-庄河中部)

005包预算金额:3,320,000.00元(2025年执行155.72万元,2026年执行176.28万元);

★一、项目面积和地点:利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或无人机载激光雷达设备及单波束测深仪获取点云数据及水深数据,制作测区海岸线至0米等深线滩涂区域2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0米至10米等深线区域10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水深模型(DBM)数据,并完成DEM与陆域DEM融合接边,建立陆海一体的DEM,测区主要位于丹东西部东港市海域,范围从海岸线向海内测至10米等深线处,如不足2公里需延伸至2公里;陆域范围从海岸线向陆地延伸到第一条主干道,如无主干道则测至200米处,总面积约为688平方千米。
★二、作业依据:国家标准:(1)GB 12327-2022 《海道测量规范》(2)GB 35650-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基本技术规定》(3)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4)GB/T2260-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5)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6)GB/T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7)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8)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9)GB/T 24356-202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10)GB/T 39608-202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元数据》(11)GB/T17424-2019《差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DGNSS)技术要求》(12)GB/T 39616-2020《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行业标准:(1)CH/T 7001-1999《1:5000、1:10000、1:25000》海岸带地形图测绘规范》(2)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3)CH 1016-2008《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4)CH/T 9012-201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5)CH/T 8024-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6)CH/T 8023-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7)CH/T 9008.2-2010《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字高程模型》(8)CH/T 9020.2-20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二部分:数字高程模型》(9)CH/Z 9026-201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数字水深模型》(10)CH/T7002-2018《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程》其他文件:(1)《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2025年)》自然资源部(2)《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成果质量核验方案(2023-2025年)》自然资源部(3)《实景三维辽宁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辽宁省自然资源厅)(4)《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5)《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补充规定》
★三、数学基础(1)大地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3)深度基准:理论深度基准面(当地理论最低潮面);(4)时间基准:GNSS观测采用GNSS时间,其他均采用北京时间;(5)平面坐标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投影面为CGCS2000椭球面,3度分带;本项目位于41带。
★四、产品模式及规格分幅编号:2米格网DEM:1:10000比例尺分幅;10米格网DEM、DBM:1:10000比例尺分幅。以上按照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数据格式:(1)原始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用LAS格式存储。(2)矢量水深测量成果数据:采用SHP格式。(3)数字高程模型(DEM)点云类:采用LAS格式存储。(4)数字高程模型(DEM)格网类: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5)数字水深模型(DBM)格网类: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6)元数据成果:采用MDB格式存储。
★五、提交成果1.控制成果;2.航摄飞行原始数据;3.经处理后的点云数据成果;4.原始水深观测数据成果;5.矢量水深测量成果数据;6.2m格网DEM成果;7.10m格网DBM成果、DEM成果;8.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解算成果;9.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工作报告、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10.项目设计书及补充规定要求的其他成果。
★六、项目内容2025年度辽宁省近岸海域水下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验潮站布设、水位观测、控制测量、滩涂激光点云数据获取、水深测量、采集数据处理、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数字水深模型生产、陆海一体DEM融合、成果质量检查、元数据制作、成果汇交等,同时需提供各类原始观测资料、成果数据以及相应的技术报告、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
★七、总体要求承担单位需组建一支人员结构稳固、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作业团队。在项目开展作业前,应针对项目要求及测区具体情况编写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报采购人审批后实施,明确技术路线、项目成果等,在此基础上应开展技术培训,让项目成员全面了解项目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及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等。项目负责人应准确把握项目进度,做到进度工期计划科学合理、有效掌控,应急措施保障有力、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质量负责人应全面把关过程质量、成果质量,确保质检措施落实到位,严格按照相关质量目标要求进行检查与控制,确保项目成果质量达到目标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正确指导项目生产,及时汇总技术问题、整理项目过程资料,不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总结,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项目技术设计书要求完成本项目。控制测量辽宁省LNCORS系统覆盖辽宁省全域,精度可靠,可大大降低控制测量的作业难度及生产成本,提升作业效率,因此,本项目统一采用LNCORS系统的网络RTK方式进行控制测量,得到控制点的平面及大地高成果,大地高成果通过辽宁省似大地水准面差值软件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控制点的1985高程值。在个别地方控制点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须布设不低于E级GNSS控制网,标石埋设需符合规范要求。使用B、C 级GNSS点以及一、二等水准点起算时需使用最新基准成果,E级GNSS控制网点高程控制采用不低于四等以上精度施测。验潮站布设和水位观测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及辽宁省沿海已有长期、短期验潮站的情况,以及相邻潮位站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最大潮高差不大于1m,最大潮时差不大于2h,潮汐性质基本相同等基本要求,科学合理布设临时验潮站,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基于码头、海岛、风机布设验潮站,以获取测区潮位数据、平均海面、1985国家高程基准及理论深度基准面间的关系,近岸验潮站水准点和验潮站水尺零点应采用水准联测的方法确定其高程,按照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按照水位观测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临时验潮站需形成连续1个月以上的水位观测数据,验潮站水准点高程精度指标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潮位观测误差不大于5cm。水下地形外业测量和数据处理结合相关技术规范,以船载单波束声速仪测量为主、辅以无人机LiDAR测量等技术手段,完成海岸线至0米线、0米线至10米等深线水深数据,确保测量区域数据全覆盖。可采用船载测深系统施测,基于LNCORS的进行定位测量,对于没有LNCORS信号区域则可采用无线电信标差分(RBN/DGPS)及采用布设GNSS控制网的网络RTK技术方式定位,使用单波束测深仪获取水深数据,对于常规水下地形测量无法施测的养殖或其他难以到达的水域,亦可以采用无人船等方式按照相应测量比例尺采集水深数据。主测深线方向宜垂直于等深线的总方向,海岸线至0m等深线部分区域按20m测线间距进行水下地形测量;0m等深线至10m等深线区域按100m测线间距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水深变化较大测区海域如岛礁、深水航道、码头周边等根据实际情况加密布设测深线;大面积平坦区域主测深线间隔可以放宽至图上2厘米,但需征得项目组同意,测线间测点间距原则上不大于图上1cm。检查线原则上与主测线正交,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平坦处,能普遍检查主测线。检查线测点间距为图上5mm,总长度不小于主测深线总长度的5%。采用船载测深系统施测时,精度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a.平面精度:海岸线至0m等深线区域测深点平面点位中误差不大于±2m;0m等深线至10m等深线区域测深点平面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m;b.深度测量精度:当深度H≤20m时,测深点深度中误差≤±0.2m。c.主测线测点与检查线测点在图上1mm范围内比对结果,水深范围在0~20m间,限差为0.5m,超限的点数不得超过参加比对总点数的10%。海岸线至0米线间的浅滩区域可采用无人机LiDAR、人工测点等方式施测,航飞数据获取可选择在每天的最低潮前后一小时进行,保证获取的地面点数据能够与水深测量数据无缝衔接,航线旁向重叠设计应达到20%;结合测区地势、反射率、飞机飞行速度、设备性能,对于内部存在较高建(构)筑物的测区可设计航高不低于250m,其他测区可设计航高不低于130m,根据CH/T8024-2011点云密度要求,成果点云密度不得低于1点/平方米。采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或无人机LiDAR施测时,LiDAR点云数据高程精度应采用野外控制点数据进行检核,高程中误差应≤0.25米。在外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按要求完成项目水下地形测量的数据预处理,形成测区水下地形点大地高三维坐标数据成果。配合采购单位在成果基准转换的基础上确定0m等深线和10m等深线实际位置,必要时开展补充测量,保障任务区域海岸线至10m等深线范围内数据成果完整。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海岸线至0m等深线滩涂区域DEM生产采用2m格网,数据来源于机载LiDAR地面点云数据和船载测深仪获取的水深点数据。0m等深线线至10m等深线区域DEM生产采用10m格网,主要由船载测深数据生成。(1)LiDAR点云数据生产DEM1)利用经过分类后的地面点云作为地形特征点进行构建TIN模型;2)按照规定的格网间距采样,内插生成格网DEM;3)为保证地形连续和DEM数据完整,在点云基础上适当添加坡、坎等特征线参与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2)船载实测水深数据生产DEM1)利用实测水深点作为地形特征点构建TIN模型;2)分别按照2m×2m和10m×10m网格间距采样分别内插生成DEM。(3)数据接边、融合及成果1)不同数据接边时,通过查看剖面图,检查相邻DEM模型重叠带内同名格网点的高程差异,若高程较差大于2倍DEM高程中误差,则视为超限,分别返回各DEM模型,对超限处进行接边修正;2)LiDAR点云DEM和船载测深DEM镶嵌接边时,交叉点格网高程值融合方法可选取平均值,使地形平滑过渡;3)存储DEM数据时,应确定定位参考点的栅格坐标及其高斯投影平面坐标,以及格网间距、行数、列数等信息。数字水深模型(DBM)制作0m等深线线至10m等深线区域需要制作数字水深模型(DBM),数据格网间距为10m,深度基准为当地理论最低潮面。DBM生产数据源主要为船载测深1:10000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成果。根据海域水下地形变化的特点,选用能够真实反映地形变化趋势的内插方法,利用选取的水深点进行内插建模,未纳入水深模型构建的特征点作为单独的文件保存。元数据制作根据项目设计书及补充规定要求执行,DEM元数据内容包括成果数据基本信息、数据源情况、参考资料情况、数据采集情况、数据整理与编辑情况、质量检查情况、成果验收情况、成果总体精度情况等。DBM元数据内容包括成果数据基本信息、数学基础、质量评价等。成果汇交各作业承担单位在完成数据接边、成果验收后,需要在按照工期节点完成成果数据汇交,主要包括:数据成果:覆盖测区海域海岸线至0m等深线、0m等深线至10米等深线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覆盖测区海域0m等深线至10m等深线的数字水深模型(DBM),格网间距10m;原始水深观测数据成果;原始LIDAR记录数据;文档成果: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报告、质检报告、航摄文档资料等。


合同履行期限:中标人应在签订合同后十五日内完成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制。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项目数据生产工作;2025年10月30日前,完成数据成果质量检查。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项目验收。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落实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物业公司等的政府采购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6 预算金额(元):****** 最高限价(元):****** 采购需求:查看

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丹东)

★一、项目面积和地点:利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或无人机载激光雷达设备及单波束测深仪获取点云数据及水深数据,制作测区海岸线至0米等深线滩涂区域2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0米至10米等深线区域10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水深模型(DBM)数据,并完成DEM与陆域DEM融合接边,建立陆海一体的DEM,测区主要位于丹东西部东港市海域,范围从海岸线向海内测至10米等深线处,如不足2公里需延伸至2公里;陆域范围从海岸线向陆地延伸到第一条主干道,如无主干道则测至200米处,总面积约为688平方千米。
★二、作业依据:国家标准:(1)GB 12327-2022 《海道测量规范》(2)GB 35650-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基本技术规定》(3)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4)GB/T2260-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5)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6)GB/T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7)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8)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9)GB/T 24356-202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10)GB/T 39608-202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元数据》(11)GB/T17424-2019《差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DGNSS)技术要求》(12)GB/T 39616-2020《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行业标准:(1)CH/T 7001-1999《1:5000、1:10000、1:25000》海岸带地形图测绘规范》(2)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3)CH 1016-2008《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4)CH/T 9012-201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5)CH/T 8024-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6)CH/T 8023-2011《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7)CH/T 9008.2-2010《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字高程模型》(8)CH/T 9020.2-201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二部分:数字高程模型》(9)CH/Z 9026-201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数字水深模型》(10)CH/T7002-2018《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程》其他文件:(1)《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2025年)》自然资源部(2)《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成果质量核验方案(2023-2025年)》自然资源部(3)《实景三维辽宁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辽宁省自然资源厅)(4)《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5)《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设计书补充规定》
★三、数学基础(1)大地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3)深度基准:理论深度基准面(当地理论最低潮面);(4)时间基准:GNSS观测采用GNSS时间,其他均采用北京时间;(5)平面坐标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投影面为CGCS2000椭球面,3度分带;本项目位于41带。
★四、产品模式及规格分幅编号:2米格网DEM:1:10000比例尺分幅;10米格网DEM、DBM:1:10000比例尺分幅。以上按照GB/T 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数据格式:(1)原始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用LAS格式存储。(2)矢量水深测量成果数据:采用SHP格式。(3)数字高程模型(DEM)点云类:采用LAS格式存储。(4)数字高程模型(DEM)格网类: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5)数字水深模型(DBM)格网类:采用GRID数据格式存储。(6)元数据成果:采用MDB格式存储。
★五、提交成果1.控制成果;2.航摄飞行原始数据;3.经处理后的点云数据成果;4.原始水深观测数据成果;5.矢量水深测量成果数据;6.2m格网DEM成果;7.10m格网DBM成果、DEM成果;8.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解算成果;9.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工作报告、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10.项目设计书及补充规定要求的其他成果。
★六、项目内容2025年度辽宁省近岸海域水下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验潮站布设、水位观测、控制测量、滩涂激光点云数据获取、水深测量、采集数据处理、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数字水深模型生产、陆海一体DEM融合、成果质量检查、元数据制作、成果汇交等,同时需提供各类原始观测资料、成果数据以及相应的技术报告、检查报告等文档资料。
★七、总体要求承担单位需组建一支人员结构稳固、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作业团队。在项目开展作业前,应针对项目要求及测区具体情况编写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报采购人审批后实施,明确技术路线、项目成果等,在此基础上应开展技术培训,让项目成员全面了解项目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及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等。项目负责人应准确把握项目进度,做到进度工期计划科学合理、有效掌控,应急措施保障有力、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质量负责人应全面把关过程质量、成果质量,确保质检措施落实到位,严格按照相关质量目标要求进行检查与控制,确保项目成果质量达到目标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正确指导项目生产,及时汇总技术问题、整理项目过程资料,不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总结,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项目技术设计书要求完成本项目。控制测量辽宁省LNCORS系统覆盖辽宁省全域,精度可靠,可大大降低控制测量的作业难度及生产成本,提升作业效率,因此,本项目统一采用LNCORS系统的网络RTK方式进行控制测量,得到控制点的平面及大地高成果,大地高成果通过辽宁省似大地水准面差值软件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控制点的1985高程值。在个别地方控制点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须布设不低于E级GNSS控制网,标石埋设需符合规范要求。使用B、C 级GNSS点以及一、二等水准点起算时需使用最新基准成果,E级GNSS控制网点高程控制采用不低于四等以上精度施测。验潮站布设和水位观测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及辽宁省沿海已有长期、短期验潮站的情况,以及相邻潮位站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最大潮高差不大于1m,最大潮时差不大于2h,潮汐性质基本相同等基本要求,科学合理布设临时验潮站,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基于码头、海岛、风机布设验潮站,以获取测区潮位数据、平均海面、1985国家高程基准及理论深度基准面间的关系,近岸验潮站水准点和验潮站水尺零点应采用水准联测的方法确定其高程,按照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按照水位观测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临时验潮站需形成连续1个月以上的水位观测数据,验潮站水准点高程精度指标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潮位观测误差不大于5cm。水下地形外业测量和数据处理结合相关技术规范,以船载单波束声速仪测量为主、辅以无人机LiDAR测量等技术手段,完成海岸线至0米线、0米线至10米等深线水深数据,确保测量区域数据全覆盖。可采用船载测深系统施测,基于LNCORS的进行定位测量,对于没有LNCORS信号区域则可采用无线电信标差分(RBN/DGPS)及采用布设GNSS控制网的网络RTK技术方式定位,使用单波束测深仪获取水深数据,对于常规水下地形测量无法施测的养殖或其他难以到达的水域,亦可以采用无人船等方式按照相应测量比例尺采集水深数据。主测深线方向宜垂直于等深线的总方向,海岸线至0m等深线部分区域按20m测线间距进行水下地形测量;0m等深线至10m等深线区域按100m测线间距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水深变化较大测区海域如岛礁、深水航道、码头周边等根据实际情况加密布设测深线;大面积平坦区域主测深线间隔可以放宽至图上2厘米,但需征得项目组同意,测线间测点间距原则上不大于图上1cm。检查线原则上与主测线正交,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平坦处,能普遍检查主测线。检查线测点间距为图上5mm,总长度不小于主测深线总长度的5%。采用船载测深系统施测时,精度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a.平面精度:海岸线至0m等深线区域测深点平面点位中误差不大于±2m;0m等深线至10m等深线区域测深点平面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m;b.深度测量精度:当深度H≤20m时,测深点深度中误差≤±0.2m。c.主测线测点与检查线测点在图上1mm范围内比对结果,水深范围在0~20m间,限差为0.5m,超限的点数不得超过参加比对总点数的10%。海岸线至0米线间的浅滩区域可采用无人机LiDAR、人工测点等方式施测,航飞数据获取可选择在每天的最低潮前后一小时进行,保证获取的地面点数据能够与水深测量数据无缝衔接,航线旁向重叠设计应达到20%;结合测区地势、反射率、飞机飞行速度、设备性能,对于内部存在较高建(构)筑物的测区可设计航高不低于250m,其他测区可设计航高不低于130m,根据CH/T8024-2011点云密度要求,成果点云密度不得低于1点/平方米。采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或无人机LiDAR施测时,LiDAR点云数据高程精度应采用野外控制点数据进行检核,高程中误差应≤0.25米。在外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按要求完成项目水下地形测量的数据预处理,形成测区水下地形点大地高三维坐标数据成果。配合采购单位在成果基准转换的基础上确定0m等深线和10m等深线实际位置,必要时开展补充测量,保障任务区域海岸线至10m等深线范围内数据成果完整。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海岸线至0m等深线滩涂区域DEM生产采用2m格网,数据来源于机载LiDAR地面点云数据和船载测深仪获取的水深点数据。0m等深线线至10m等深线区域DEM生产采用10m格网,主要由船载测深数据生成。(1)LiDAR点云数据生产DEM1)利用经过分类后的地面点云作为地形特征点进行构建TIN模型;2)按照规定的格网间距采样,内插生成格网DEM;3)为保证地形连续和DEM数据完整,在点云基础上适当添加坡、坎等特征线参与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2)船载实测水深数据生产DEM1)利用实测水深点作为地形特征点构建TIN模型;2)分别按照2m×2m和10m×10m网格间距采样分别内插生成DEM。(3)数据接边、融合及成果1)不同数据接边时,通过查看剖面图,检查相邻DEM模型重叠带内同名格网点的高程差异,若高程较差大于2倍DEM高程中误差,则视为超限,分别返回各DEM模型,对超限处进行接边修正;2)LiDAR点云DEM和船载测深DEM镶嵌接边时,交叉点格网高程值融合方法可选取平均值,使地形平滑过渡;3)存储DEM数据时,应确定定位参考点的栅格坐标及其高斯投影平面坐标,以及格网间距、行数、列数等信息。数字水深模型(DBM)制作0m等深线线至10m等深线区域需要制作数字水深模型(DBM),数据格网间距为10m,深度基准为当地理论最低潮面。DBM生产数据源主要为船载测深1:10000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成果。根据海域水下地形变化的特点,选用能够真实反映地形变化趋势的内插方法,利用选取的水深点进行内插建模,未纳入水深模型构建的特征点作为单独的文件保存。元数据制作根据项目设计书及补充规定要求执行,DEM元数据内容包括成果数据基本信息、数据源情况、参考资料情况、数据采集情况、数据整理与编辑情况、质量检查情况、成果验收情况、成果总体精度情况等。DBM元数据内容包括成果数据基本信息、数学基础、质量评价等。成果汇交各作业承担单位在完成数据接边、成果验收后,需要在按照工期节点完成成果数据汇交,主要包括:数据成果:覆盖测区海域海岸线至0m等深线、0m等深线至10米等深线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覆盖测区海域0m等深线至10m等深线的数字水深模型(DBM),格网间距10m;原始水深观测数据成果;原始LIDAR记录数据;文档成果: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报告、质检报告、航摄文档资料等。

006包预算金额:3,540,000.00元(2025年执行161.68万元,2026年执行192.32万).

合同履行期限:中标人应在签订合同后十五日内完成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制。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项目数据生产工作;2025年10月30日前,完成数据成果质量检查。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项目验收。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落实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物业公司等的政府采购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二、供应商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01包、02包、03包、04包、05包、06包投标人须具备海洋测绘甲级测绘资质; 三、政府采购供应商入库须知 参加辽宁省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未进入辽宁省政府采购供应商库的,请详阅辽宁政府采购网 “首页—政策法规”中公布的“政府采购供应商入库”的相关规定,及时办理入库登记手续。填写单位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联系人等简要信息,由系统自动开通账号后,即可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具体规定详见《关于进一步优化辽宁省政府采购供应商入库程序的通知》(辽财采函〔2020〕198号)。 四、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5年04月03日23时59分至2025年04月12日00时00分(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线上获取 方式:线上 售价:免费 五、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2025年04月25日 09时00分(北京时间) ******有限公司1618开标室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七、质疑与投诉 供应商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采购代理机构或采购人提出质疑。 1、接收质疑函方式:线上或书面纸质质疑函 2、质疑函内容、格式:应符合《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相关规定和财政部制定的《政府采购质疑函范本》格式,详见辽宁政府采购网。 质疑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未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答复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15个工作日内向本级财政部门提起投诉。 八、其他补充事宜 1.本项目投标文件递交方式采用投标人除在电子评审系统上传投标文件外,应在 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提交以U 盘形式存储的可加密备份文件,并承诺备份文件与电子评审系统中上传的投标文件内容、格式一致,备系统突发故障使用。投标人仅提交备份文件的,投标无效。 2.本项目投标人需自行准备电子设备;解密、报价提交的时限均为接到通知后30分钟内完成。 3.投标人请详阅辽宁政府采购网“首页-办事指南”中公布的“辽宁政府采购网关于办理CA数字证书的操作手册”和“辽宁政府采购网新版系统投标人操作手册”,具体规定详见《关于启用政府采购数字认证和电子招投标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辽财采〔2020〕298号),及《关于完善政府采购电子评审业务流程等有关事宜的通知 》辽财采函〔2021〕363 号。投标人电子评审系统的信息填报、电子文件编制、盖章或电子签章等类似问题可拨打400-128-8588进行电话咨询。 4.本项目各包组兼投不兼中,当供应商兼投多个包组时,按01包至06包的包组正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已在前面包组被确定为中标人的投标人,在后续包组推荐中标候选人的过程中,不再推荐其为该包组的中标候选人。 5.辽宁省近岸海域10米以浅数字高程模型生产项目预算金额2096.00万元(其中:2025年执行966.00万元、2026年执行1130.00万元),本项目需两年执行,由于项目不可拆分,所以进行提前采购一次招标完成. 001包预算金额:3,590,000.00元(2025年执行165.14万元,2026年执行193.86万元); 002包预算金额:3,570,000.00元(2025年执行164.22万元,2026年执行192.78万元); 003包预算金额:3,600,000.00元(2025年执行165.6万元,2026年执行194.4万元); 004包预算金额:3,340,000.00元(2025年执行153.64万元,2026年执行180.36万元); 005包预算金额:3,320,000.00元(2025年执行155.72万元,2026年执行176.28万元); 006包预算金额:3,540,000.00元(2025年执行161.68万元,2026年执行192.32万). 九、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 ******服务中心 地  址: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143-21号 联系方式:******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有限公司 地  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10号16层 联系方式:****** 邮箱地址:****** 开户行:******银行沈阳市中山支行 账户名称:******有限公司 账号:************737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刘建南 电  话:******-80
 

10米以浅服务招标文件项目.doc

查看项目详细信息

版权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机电设备采购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机电设备采购平台,转载请必须注明机机电设备采购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分享到朋友圈
一天内免费查看信息来源站点

分享成功后点击跳转

注册使用者、商机更精准
姓名:*
手机号:*
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已发送(60s)
机构名称:
职位:
供应产品:
评标专家会员
商机会员
供采通会员

切换到支付宝支付

抱歉,您当前会员等级权限不够!

此功能只对更高等级会员开放,立即提升会员等级!享受更多权益及功能

请扫码添加客服微信或拨打客服热线 0571-28951270 提升会员等级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关注App
关注App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